close
標題:

冷戰的起因

發問:

冷戰的起因

最佳解答:

冷戰(英語: Cold War, 俄語: Холодная Война, 1945年—1990年)簡單來說就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即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員國)和以蘇聯為首的東歐集團(即華沙條約組織(華沙公約組織)的成員國)之間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對抗。這個詞起源於1947年4月16日伯納德·巴魯克在南卡羅萊那州哥倫比亞的一次演說。此外,1946年邱吉爾訪問美國,在這次訪問中他發表了著名的鐵幕演說:「從波羅的海邊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邊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拉下」。間接表示冷戰的開始。 這場全面的「東方對西方」的戰爭並未真正爆發,最大的原因是由於雙方都擁有大量的核子武器,一旦直接衝突可能導致全人類毀滅,因此雙方都儘力避免發生全面的「熱」戰(請見相互保證毀滅),實際上只是在經濟、哲學、文化、社會和政治立場方面產生嚴重對立:西方指責東方不民主、極權主義和共產專制,而東方則批評西方是中產階級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東方國家指責西方國家「帝國主義」、「剝削勞工」,而西方國家則稱東方國家為「極權鐵幕」,企圖將民主國家納入極權專制的統治。 冷戰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開始,直到1990年代初蘇聯解體為止。韓戰、越南戰爭和阿富汗爭端是幾個東西方國家發生區域衝突的例子,但是大多數時候只是雙方代理人之間的衝突,在這些衝突中,主要強國只是通過資金和武器援助各自支持的國家或組織。這麼做就減少了兩大陣營衝突的緊張性。 美國與蘇聯競爭的一個主要領域就是科學技術,此外還包括了十分隱蔽的間諜戰,和雙方的政治宣傳戰。雖然雙方的諜報系統經常採取秘密的暗殺行動,但是由於核武器的威懾,兩陣營一直沒有發生全面衝突。當然在當時,人們並不清楚,一個地區性的小規模衝突是否有可能引發核戰爭,有鑒於此,每一次的衝突都會引發人們極高的關注。這種緊張態勢幾乎像真正的戰爭那樣改變了全世界所有人的生活。 德國可以算是冷戰中最主要的爭端焦點,特別是柏林。柏林圍牆很可能是冷戰最生動的標誌。這堵牆分隔了東柏林(屬於東德)與西柏林(屬於西德),使西柏林孤立於東德內。 [編輯] 歷史編纂 西方世界對冷戰的研究經歷了3個階段。在二戰結束後10多年的時間內,很少有學者會挑戰美國官方對冷戰起因的看法:即雙方關係的破裂是由於史達林違反了雅爾達共識、蘇聯企圖主宰東歐,以及蘇聯的擴張主義。 但是之後很多歷史學家提出了另一種觀點:美國企圖保障其在全球的貿易利益才是冷戰最主要的起因。一些歷史學家認為,美國的帝國主義野心如果不是最主要,至少也是與蘇聯的作為同等重要的導致冷戰爆發的原因。簡單而言,史學家對誰應該為二戰期間結盟的美蘇關係的破裂以及冷戰是否是不可避免的這兩個問題上產生分歧。後一種觀點(即美國應該負責)在越南戰爭中達到頂峰,很多人開始認為,美國在道德層面上並不比蘇聯高多少。 在冷戰後期,歷史學家們開始尋求一種後修正主義的解答。到冷戰結束後,這一派觀點已經占了上風。這派歷史學家並不認為兩個超級大國中的任何一國應該為冷戰負全責,而是歸咎於雙方的誤解與反應,兩方都應對冷戰負責。後修正主義學者追隨了現實主義國際關係的看法,認為美國在歐洲的政策,如1947年對希臘的援助和馬歇爾計劃是必要的。 根據這種觀點,「共產主義運動」並不是西歐困境的根源。相反,在經濟、政治方面的全面戰爭,以及歐洲的社會結構才是其根源。而馬歇爾計劃重建了一個良好的歐洲經濟體系,從而減少了極左勢力在西歐的吸引力。對歐洲來說,經濟援助結束了資金短缺,刺激了對戰後重建的投資。對美國來說,該計劃解決了生產過剩的問題,增加了美國對外出口。北約組織則將西歐國家納入共同防禦體系,從而避免了共產主義的擴張。後修正主義學派不認為共產主義具有擴張性,企圖推翻「自由世界」,但是他們同時認為美國在歐洲的政策在確保歐洲的穩定方面是必要的,從而避免權力向蘇聯傾斜,最終危及到西方的經濟、政治制度。 [編輯] 相關主題 蘇聯歷史 (第二部) 美國歷史 (1945-1964) 美國歷史 (1964-1980) 美國歷史 (1980至今) 冷戰重要的人物、地點和大事显示 ▼ 主要事件 (1945–1967) 主要事件 (1968–1991) 特殊條目 主要參與者 其他重要人物 1940年代: 雅爾達會議 波茨坦會議 中國內戰 杜魯門主義 希臘內戰 馬歇爾計劃 柏林封鎖 1950年代: 韓戰 匈牙利革命 蘇伊士運河戰爭 越戰 史潑尼克危機 1960年代: 中蘇分裂 1960年U-2危機 豬灣入侵 古巴飛彈危機 1960年代 (接續): 柏林圍牆開始建造 布拉格之春 第一次戰略武器限制談判 緩和政策 1970年代: 第二次戰略武器限制談判 1972年尼克森訪中 安哥拉內戰 蘇聯入侵阿富汗 1980年代: 波蘭團結工聯運動 開放性(Гластность) 新思維(Перестройка) 六四事件 1989年革命 柏林圍牆倒下 天鵝絨革命 羅馬尼亞革命 1990年代: 蘇聯解體 鐵幕 不結盟運動 遏制政策 軍備競賽 第三次世界大戰 太空競賽 紅色恐慌 麥卡錫主義 中央情報局 克格勃 其他衝突: 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 以阿衝突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7/Flag_of_NATO.svg/30px-Flag_of_NATO.svg.png 北約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8/86/Warsaw_Pact_seal.png/30px-Warsaw_Pact_seal.png 華沙公約 政治領導人: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4/Flag_of_the_United_States.svg/30px-Flag_of_the_United_States.svg.png 美國 哈利·S·杜魯門 德懷特·D·艾森豪 約翰·F·甘迺迪 林登·詹森 理察·尼克森 傑拉爾德·福特 吉米·卡特 隆納·雷根 喬治·H·W·布希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9/Flag_of_the_Soviet_Union.svg/30px-Flag_of_the_Soviet_Union.svg.png 蘇聯 約瑟夫·史達林 格奧爾基·馬林科夫 尼基塔·赫魯雪夫 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 尤里·安德羅波夫 康斯坦丁·契爾年科 米哈伊爾·戈巴契夫 政治領導人: 歐洲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e/Flag_of_the_United_Kingdom.svg/20px-Flag_of_the_United_Kingdom.svg.png 溫斯頓·邱吉爾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e/Flag_of_the_United_Kingdom.svg/20px-Flag_of_the_United_Kingdom.svg.png 克萊門特·艾德禮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3/Flag_of_France.svg/20px-Flag_of_France.svg.png 夏爾·戴高樂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1/Flag_of_SFR_Yugoslavia.svg/20px-Flag_of_SFR_Yugoslavia.svg.png 約瑟普·布羅茲·狄托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a/Flag_of_Germany.svg/20px-Flag_of_Germany.svg.png 康拉德·阿登納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1/Flag_of_Hungary.svg/20px-Flag_of_Hungary.svg.png 伊姆雷·納吉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f/Romania_flag_1947-1989.png/20px-Romania_flag_1947-1989.png 尼古拉·齊奧塞斯庫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b/Flag_of_the_Czech_Republic.svg/20px-Flag_of_the_Czech_Republic.svg.png 亞歷山大·杜布切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a/Flag_of_Germany.svg/20px-Flag_of_Germany.svg.png 維利·勃蘭特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1/Flag_of_East_Germany.svg/20px-Flag_of_East_Germany.svg.png 埃里希·昂納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a/Flag_of_Germany.svg/20px-Flag_of_Germany.svg.png 赫爾穆特·科爾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0/Flag_of_the_Vatican_City.svg/20px-Flag_of_the_Vatican_City.svg.png 若望·保祿二世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e/Flag_of_the_United_Kingdom.svg/20px-Flag_of_the_United_Kingdom.svg.png 瑪格利特·柴契爾 亞洲: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2/Flag_of_the_Republic_of_China.svg/20px-Flag_of_the_Republic_of_China.svg.png 蔣介石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a/Flag_of_the_People%27s_Republic_of_China.svg/20px-Flag_of_the_People%27s_Republic_of_China.svg.png 毛澤東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9/Flag_of_South_Korea.svg/20px-Flag_of_South_Korea.svg.png 李承晚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5/51/Flag_of_North_Korea.svg/20px-Flag_of_North_Korea.svg.png 金日成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9/Flag_of_South_Vietnam.svg/20px-Flag_of_South_Vietnam.svg.png 吳廷琰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2/21/Flag_of_Vietnam.svg/20px-Flag_of_Vietnam.svg.png 胡志明 拉丁美洲: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d/Flag_of_Cuba.svg/20px-Flag_of_Cuba.svg.png 菲德爾·卡斯楚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a/Flag_of_Argentina.svg/20px-Flag_of_Argentina.svg.png 切·格瓦拉 取自"http://zh.wikipedia. org/wiki/%E5%86%B7%E 6%88%98" 頁面分類(2): 冷戰 | 國際關係史

免費註冊體驗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其他解答:

冷戰(英語: Cold War, 俄語: Холодная Война, 1945年—1990年)簡單來說就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即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員國)和以蘇聯為首的東歐集團(即華沙條約組織(華沙公約組織)的成員國)之間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對抗。這個詞起源於1947年4月16日伯納德·巴魯克在南卡羅萊那州哥倫比亞的一次演說。此外,1946年邱吉爾訪問美國,在這次訪問中他發表了著名的鐵幕演說:「從波羅的海邊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邊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拉下」。間接表示冷戰的開始。 這場全面的「東方對西方」的戰爭並未真正爆發,最大的原因是由於雙方都擁有大量的核子武器,一旦直接衝突可能導致全人類毀滅,因此雙方都儘力避免發生全面的「熱」戰(請見相互保證毀滅),實際上只是在經濟、哲學、文化、社會和政治立場方面產生嚴重對立:西方指責東方不民主、極權主義和共產專制,而東方則批評西方是中產階級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東方國家指責西方國家「帝國主義」、「剝削勞工」,而西方國家則稱東方國家為「極權鐵幕」,企圖將民主國家納入極權專制的統治。 冷戰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開始,直到1990年代初蘇聯解體為止。韓戰、越南戰爭和阿富汗爭端是幾個東西方國家發生區域衝突的例子,但是大多數時候只是雙方代理人之間的衝突,在這些衝突中,主要強國只是通過資金和武器援助各自支持的國家或組織。這麼做就減少了兩大陣營衝突的緊張性。 美國與蘇聯競爭的一個主要領域就是科學技術,此外還包括了十分隱蔽的間諜戰,和雙方的政治宣傳戰。雖然雙方的諜報系統經常採取秘密的暗殺行動,但是由於核武器的威懾,兩陣營一直沒有發生全面衝突。當然在當時,人們並不清楚,一個地區性的小規模衝突是否有可能引發核戰爭,有鑒於此,每一次的衝突都會引發人們極高的關注。這種緊張態勢幾乎像真正的戰爭那樣改變了全世界所有人的生活。 德國可以算是冷戰中最主要的爭端焦點,特別是柏林。柏林圍牆很可能是冷戰最生動的標誌。這堵牆分隔了東柏林(屬於東德)與西柏林(屬於西德),使西柏林孤立於東德內。 [編輯] 歷史編纂 西方世界對冷戰的研究經歷了3個階段。在二戰結束後10多年的時間內,很少有學者會挑戰美國官方對冷戰起因的看法:即雙方關係的破裂是由於史達林違反了雅爾達共識、蘇聯企圖主宰東歐,以及蘇聯的擴張主義。 但是之後很多歷史學家提出了另一種觀點:美國企圖保障其在全球的貿易利益才是冷戰最主要的起因。一些歷史學家認為,美國的帝國主義野心如果不是最主要,至少也是與蘇聯的作為同等重要的導致冷戰爆發的原因。簡單而言,史學家對誰應該為二戰期間結盟的美蘇關係的破裂以及冷戰是否是不可避免的這兩個問題上產生分歧。後一種觀點(即美國應該負責)在越南戰爭中達到頂峰,很多人開始認為,美國在道德層面上並不比蘇聯高多少。 在冷戰後期,歷史學家們開始尋求一種後修正主義的解答。到冷戰結束後,這一派觀點已經占了上風。這派歷史學家並不認為兩個超級大國中的任何一國應該為冷戰負全責,而是歸咎於雙方的誤解與反應,兩方都應對冷戰負責。後修正主義學者追隨了現實主義國際關係的看法,認為美國在歐洲的政策,如1947年對希臘的援助和馬歇爾計劃是必要的。 根據這種觀點,「共產主義運動」並不是西歐困境的根源。相反,在經濟、政治方面的全面戰爭,以及歐洲的社會結構才是其根源。而馬歇爾計劃重建了一個良好的歐洲經濟體系,從而減少了極左勢力在西歐的吸引力。對歐洲來說,經濟援助結束了資金短缺,刺激了對戰後重建的投資。對美國來說,該計劃解決了生產過剩的問題,增加了美國對外出口。北約組織則將西歐國家納入共同防禦體系,從而避免了共產主義的擴張。後修正主義學派不認為共產主義具有擴張性,企圖推翻「自由世界」,但是他們同時認為美國在歐洲的政策在確保歐洲的穩定方面是必要的,從而避免權力向蘇聯傾斜,最終危及到西方的經濟、政治制度。 [編輯] 相關主題 蘇聯歷史 (第二部) 美國歷史 (1945-1964) 美國歷史 (1964-1980) 美國歷史 (1980至今) 冷戰重要的人物、地點和大事显示 ▼ 主要事件 (1945–1967) 主要事件 (1968–1991) 特殊條目 主要參與者 其他重要人物 1940年代: 雅爾達會議 波茨坦會議 中國內戰 杜魯門主義 希臘內戰 馬歇爾計劃 柏林封鎖 1950年代: 韓戰 匈牙利革命 蘇伊士運河戰爭 越戰 史潑尼克危機 1960年代: 中蘇分裂 1960年U-2危機 豬灣入侵 古巴飛彈危機 1960年代 (接續): 柏林圍牆開始建造 布拉格之春 第一次戰略武器限制談判 緩和政策 1970年代: 第二次戰略武器限制談判 1972年尼克森訪中 安哥拉內戰 蘇聯入侵阿富汗 1980年代: 波蘭團結工聯運動 開放性(Гластность) 新思維(Перестройка) 六四事件 1989年革命 柏林圍牆倒下 天鵝絨革命 羅馬尼亞革命 1990年代: 蘇聯解體 鐵幕 不結盟運動 遏制政策 軍備競賽 第三次世界大戰 太空競賽 紅色恐慌 麥卡錫主義 中央情報局 克格勃 其他衝突: 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 以阿衝突 北約 華沙公約 政治領導人: 美國 哈利·S·杜魯門 德懷特·D·艾森豪 約翰·F·甘迺迪 林登·詹森 理察·尼克森 傑拉爾德·福特 吉米·卡特 隆納·雷根 喬治·H·W·布希 蘇聯 約瑟夫·史達林 格奧爾基·馬林科夫 尼基塔·赫魯雪夫 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 尤里·安德羅波夫 康斯坦丁·契爾年科 米哈伊爾·戈巴契夫 政治領導人: 歐洲 溫斯頓·邱吉爾 克萊門特·艾德禮 夏爾·戴高樂 約瑟普·布羅茲·狄托 康拉德·阿登納 伊姆雷·納吉 尼古拉·齊奧塞斯庫 亞歷山大·杜布切克 維利·勃蘭特 埃里希·昂納克 赫爾穆特·科爾 若望·保祿二世 瑪格利特·柴契爾 亞洲: 蔣介石 毛澤東 李承晚 金日成 吳廷琰 胡志明 拉丁美洲: 菲德爾·卡斯楚 切·格瓦拉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6%B7%E6%88%98" 頁面分類(2): 冷戰 | 國際關係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ptzmcv 的頭像
    aptzmcv

    aptzmcv的部落格

    aptzmc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